發表文章

墨爾本的花園酒店

圖片
[techne將原紡織廠改造為墨爾本的花園酒店] 澳大利亞公司technē已經完全重建了墨爾本以前的標誌性80年代和90年代餐廳羅莎蒂餐廳。這個地方保留了獨特的外觀; 一座歷史悠久的維多利亞時代建築,曾於1896年用作紡織廠。設計中心位於一個大型多層次啤酒花園中,充滿了綠色,並在中央商務區網絡中間創造了一片綠洲。 該項目面積達2000平方米,可容納840位客人,保留了許多原始紡織工廠的鋸齒形屋頂,同時開放其中央海灣,形成一座由維多利亞時代的溫室和隱蔽的植物天堂組成的梯田啤酒花園。“盡可能多地保留現有的建築結構對於它為項目帶來的品質和傳統非常有價值。” justin northrop, technē的總監評論。“新舊之間的區別應該是可見的,儘管不一定是割裂和乾燥的。 一層新的結構和飾面被編織到現有的外殼中,給建築帶來了新的篇章,而不會擦掉最後一層。“ technē花園酒店的設計將整個空間垂直連接在四個層面,鼓勵整個場地的探索和移動。以及多層次的啤酒花園,該項目涉及在場地前方建立一個街道公共酒吧,並在後方建造一個五層結構(其中四個向公眾開放)。 受紐約影響的花園燒烤場將成為該場地的主要用餐區,並且還設有生啤酒吧。 此外,地下一層的玫瑰花園是一個溫馨的雞尾酒酒吧,配有吊燈,不拘一格的古董牆壁裝飾和當地手工藝人手繪的巨大玫瑰圖案。其他空間包括用於小型團體預訂的陽台餐廳和位於二樓的觀景台,該場地的主要功能空間可容納120人,可在明亮的房間內欣賞下面的花園和城市景觀 外。 其他空間包括用於小型團體預訂的陽台餐廳和位於二樓的觀景台,該場地的主要功能空間可容納120人,可在明亮的房間內欣賞下面的花園和城市景觀 外。良好的視覺連接能夠促進場地周圍的流動運動,並且流通環節可以讓用戶以相當自由的方式發現不同的區域。 - techne主任賈斯汀諾斯羅普 圖片:Shannon Mcgrath 轉自: Natasha Kwok | Designboom

Portland的日本花園

圖片
kengo kuma擴大波特蘭日本花園與綠色屋頂的'文化村' 位於俄勒岡州波特蘭西山的華盛頓公園內,該場地被認為是島國以外最好和最正宗的傳統日本花園之一。 由三個結構組成,過去幾年一直在建設中,在kuma的介入後,不僅擴大了花園的足跡,以適應越來越多的遊客數量,而且還可以更好地融入日本的藝術和文化。 kengo kuma與波特蘭日本花園的策展人和第三代園林工匠sadafumi uchiyama密切合作,設計新的'文化村',總共花費3350萬美元。該設計重新利用並優化了現場的現有土地,為9.1英畝的土地增加了3.4英畝的可用空間。新館的構圖仿照日本的monzenmachi,圍繞著神社和寺廟的門前城鎮。“我們的目標是像一個村莊這樣的文化設施,適合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人類城市,”kengo kuma說。 這三座建築中最大的是約旦施尼策日本藝術學習中心,該中心包含一個全年展覽的畫廊,一個多功能教室,一個展示示範和音樂的“文化角落”,一家禮品店以及一間提供圖書館的圖書館。 日本園藝和相關藝術資源。與此同時,一座花園洋房提供了更多的園藝工作室,山坡上的咖啡廳為您提供了一個休息的地方,同時親身感受日本傳統。 所有這三個結構都通過了LEED認證,並且確保自然才是這所在地的重點。作為該項目的一部分,該花園在文化村廣場下增加了24個地熱井這些井在地下300英尺深處鑽進,以利用地面溫度適中的優勢,提高能源效率並降低建築物供暖和製冷的運營成本。 此外,為了減輕雨水徑流對城市下水道系統的壓力,園內館長sadafumi uchiyama設計了一條從小山頂到入口處的石溪。這條小溪將引導徑流進入一個隱藏在停車場下方的儲藏罐,在那裡它將緩緩釋放到下水道中。大型滑動式窗牆可以讓您享受清新的空氣,同時居住的屋頂吸收雨水並儘可能減少徑流。設計師們還引進了數百種植物,灌木和樹木,創造出一種減少侵蝕,改善土壤健康和改善空氣質量的環境。kengo kuma說,對我們的方法來說,對生態負責和注重環保的設計非常重要。 轉自: Philips Stevens | Designboom

空中盆景(Air Bonsai)

圖片
[空中懸浮盆景 Air Bonsai by Hoshinchu Air Bonsai Garden] 把植物種在半空中!這種想法即使在科幻電影中也是個超讚的點子,然而這件事已經發生。 日本九州(Kyushu)一個叫Hoshinchu Air Bonsai Garden的團隊發明了一種花盆裝置,通過磁懸浮平衡技術,讓一顆顆帶著土壤的盆栽懸浮在半空,同時伴隨著優雅的自轉,讓植物頓時“活”了起來,變成了一個個獨立的小星球。 空中盆景(Air Bonsa)由兩個主要部分組成:懸浮在半空的植物,以及其下方的能量源“花盆”。植物被苔蘚和火山岩包裹,在半空中時甚至可以直接將水澆在上面~ 九州當地環境優美,有著豐富的植被,非常適合空中盆景(Air Bonsa)的植物培育與選擇。能量源被放在陶瓷花盆中,每個花盆都由當地 工匠手工打造,在其成型的過程中,工匠依然不斷地調整設計,對其進行微調。一旦進行高溫燒製,其形狀將永久固定。之後還要經過彩繪、釉燒過程,整個過程耗時三個月。 空中盆景(Air Bonsa)將傳統手工藝、盆景藝術、陶瓷工藝融合後,加入了一劑未來科技,一下煥發出驚人的視覺感受與美感。如果真能放一盆在眼前,也許會時時感到,這太不真實了…… 目前該項目正在kickstarter眾籌,如果你迫不及待想要一顆Air Bonsa,可以去看看:Air Bonsai | Create your “little star” 轉自:  灵感日报

里昂|漂浮的花園

圖片
[tetro + patrick nadeau 在里昂市中心設置了一個鬱鬱蔥蔥的綠色圓頂] 與生產機構 tetro 合作,法國植物藝術家帕特里克·納多用植物塑造建築。在日本的木叢和鮮花幫助下,設計師在里昂的中心設置了一個綠色圓頂。 ' 漂浮的花園 '- 因為設計師稱它為位於游泳池中心的位置 - 是為了邀請人們在城市中心鬱鬱蔥蔥的綠色天堂中放鬆。圓頂形裝置讓人聯想到魔法的想法,兒童的世界和虛構的景觀。 nadeau 和 tetro 的花園向公眾開放,並被設想為城市環境中的田園詩般的鄉村小徑,路人可以漫步在城市中心並享受和平時光。晚上時刻,燈照亮整個花園看起來十分壯觀。 轉自: Maria Erman | Designboom

守著建築的「老」

圖片
守著建築的「老」!在台北城中心闢出一座避世茶席──和合青田  喝茶這件事是很細膩的。除了茶葉、茶器,有時更重要的,是所處環境能否引導人們安靜品嚐細微的滋味。青田街上一棟荒廢十餘年的老宅近日重開張,應證了這件事。茶能醒腦,景能定心,欲探茶文化真意,金湯與宅景,缺一不可。 進庭園之前館方帶來了木屐,穿著木屐踩上石徑,搖搖晃晃,深怕滑倒,腳步不自覺就慢了。在天龍國中的天龍地帶,竟有這一方淨土,四周綠鬱,寂靜到彷無人跡。是因眼前的建築也如此古道幽情?拉門敞開的迴廊上,矮桌一座,茶杯兩隻,耳邊只有煮水聲嘶嘶響起,一口回甘,什麼煩惱都忘了。這副天人相融的良景能成真,建築師陳勤忠是最大功臣。長年投入古蹟修復設計的他,幾年前得知北市府文化局正推老房子文化運動,便鼓勵當時想在台灣拓增據點的茶商百福藏倉投標。此棟「青田街8巷10號」,1930年代原屬台北高等學校(今師大)教授三尾良次郎的住宅,而後陸續歸於台灣電力株式會社,以及光復後的台灣電力公司管理。2015年百福藏倉得標後,陳勤忠花費一年設計,兩年工程,終在今年春天讓它成為全新的茶文化體驗空間「和合青田」,開放民眾預約入席。 最珍貴的,是歲月賦予的樣子 「這棟房子被登記為歷史建築,換言之它是文化資產,也是公共財。什麼意思呢?意思是它會活得比我們還老!」陳勤忠說。倘若建築生命能拉成跨越時代的一條長線,那麼即便隨需求改變而添增各種功能,也不該失去原本的樣貌和精神,因為一切該保留給後代。這是為何他「修舊如舊」,拒絕硬加入當代的建材或風格的原因。接手房屋時,拉門和天花板已不見,牆壁被厚厚的白漆覆蓋,只能一層一層去漆,還原木牆質感,然後重新加門加窗。其中自有學問,拉門宣紙刻意用普洱茶湯染黃,做出濃淡和斑點,甚至使用竹子噴出竹葉的圖樣,使新舊色調統一,「想要整體看上去像一張泛黃的老照片。」昔日的座敷(ざしき,客廳)如今變成最大的茶室,連著比榻榻米高出一階的「床之間」。陳指向斑駁的牆壁:「這裡甚至看得出以前安裝櫃子的痕跡。」他重做了橫木樑和地板,卻捨不得整頓這面牆。「床之間」在日式住宅中向來擺放代表主人精神的寶物,也是家最核心的地方,在這裡保留過去房屋經歷的「過程」,是對它的致敬。  附設床之間的主要茶室斜對面即為茶道教室,此處同樣以茶為材,混合茶渣、稻草、泥土抹上磚牆,再以水洗工法控制這道「茶牆」介於平滑和粗糙之間的質感。更